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课堂 · 科普园地

健康课堂

【首都除夕护卫健康·百姓健康有我守护】从现在开始,跟骨质疏松说“拜拜”

作者:主治医生 孙冉冉 来源:康复科 发布时间:2025-02-05
字号: + - 14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二七院区康复科 主治医生 孙冉冉

骨质疏松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骨骼疾病,因骨密度下降、骨骼变脆、容易骨折而得名。由于骨质疏松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很多人直到骨折后才发现自己患有此病,因此它被称为“静悄悄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骨质疏松正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

什么是骨质疏松?简单来说,骨质疏松就是骨头变“空”了,变“脆”了。健康的骨骼结构像一张网,既坚固又有弹性,但当骨质疏松发生时,这张“网”中的骨量减少,骨骼结构变得稀疏,骨头变得像一块脆饼干一样,轻轻一碰或摔一下就可能骨折。通常,人的骨密度在30岁左右达到高峰,之后会逐渐下降。随着年龄的增加,骨质流失会加快,特别是女性在绝经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骼流失的速度会显著增加。这就是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骨质疏松。

那么骨质疏松的原因有哪些?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很多因素有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年龄和性别:年纪越大,骨质流失越快;女性特别是绝经后,患病风险更高。生活习惯:不爱运动、饮食缺乏钙和维生素D、吸烟和饮酒过多等不良习惯都会增加患病风险。家族病史:如果父母或兄弟姐妹有骨质疏松的病史,那么你患病的风险会更高。慢性疾病和药物:一些慢性病(如糖尿病)以及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如皮质类固醇)也会导致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有什么症状?骨质疏松早期几乎没有任何明显症状,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身体没什么问题。直到骨折发生,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最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包括髋部、脊柱和手腕。实例:王奶奶今年70岁,平时身体还不错,日常活动也没有特别不便。某天,她在家中轻微摔了一跤,结果髋部骨折了。医生告诉她,她的骨密度非常低,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这让王奶奶很震惊,因为她一直以为骨质疏松只和上了年纪有关,却没有想到平时不注意营养、缺乏运动也是骨质疏松的诱因。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呢?虽然骨质疏松是一个“静悄悄的杀手”,但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管理,完全可以大大降低患病风险。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钙是骨头的重要组成成分,维生素D则帮助钙的吸收。我们可以通过喝牛奶、吃豆类、海鱼和坚果等富含钙的食物来补充钙,维生素D则可以通过晒太阳获得,或补充维生素D片剂。保持运动:运动对骨骼有很大的好处,特别是负重运动(如走路、爬楼梯)和力量训练(如简单的哑铃练习)对骨骼特别有益。运动可以在任何年龄开始,越早越好。健康生活方式:避免吸烟,少喝酒,少喝碳酸饮料,这些都能帮助骨骼更健康。要注意保持均衡饮食,控制盐的摄入,因为高盐食物可能会加速钙的流失。定期骨密度检查: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每隔一两年检查一次骨密度可以帮助及早发现骨质疏松的风险,以便尽早采取措施。

骨质疏松的治疗聚焦于三点:有效预防骨折的发生,从根源上降低因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风险;减缓骨质流失速度,维持骨骼的正常物质含量;以及强化骨骼强度,提升骨骼的抗压、抗折能力,全方位保障骨骼健康。治疗方式一般包括以下几种: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根据个人情况开一些抗骨质疏松的药物,如双膦酸盐、钙补充剂和维生素D补充剂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减缓骨质流失,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骨密度。雌激素替代疗法:对于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替代疗法有助于减少骨质流失,但该疗法需要医生指导,因为它也可能带来其他健康风险。生活干预:保持健康饮食、充足的运动和规律的作息仍然是改善骨质的重要措施。

尽管骨质疏松是一种与年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的疾病,但只要重视骨骼健康,从年轻时起就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骨质疏松是可以预防的。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能够增强骨骼,还能提高整体健康水平,使我们在老年时依然保持强健的体魄,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康复科

康复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康复科始建于2003年,隶属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学科。经过十余年的稳步发展,康复科于2016年8月正式独立,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医康融合、技术全面、设备先进、特色鲜…

孙冉冉 主治医师

擅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