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援手记(一)——肩负使命,抗击疫情
2020年1月27日,庚子年正月初三,整个北京城阴沉沉的,空气中凝结着某种清冷的气息,似乎穿越回了2003年那个特殊的时期。
“那时的我还未结婚生子”呼吸科护士綦文婧第一反应,是啊,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除了职业给予他们的特殊身份,赋予他们的特殊使命与担当,他们还是一个普通的人、平凡的人,是众多普通家庭中的一员,他们是子女、是父母、是兄弟姐妹。“心无压力,年轻,精力充沛,只想做好本职工作,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完成好护理工作。”当年的綦文婧面对非典,沉着、冷静。“非典”没有使她退缩,反而让她更加理解了护士这个特殊职业的职责所在。“选择了护理工作,就不能辜负我头上戴的燕尾帽,护士是天使,责任所在,我们的宗旨就是救死扶伤,患者至上!不能退缩、一定要坚持做好护理工作,为更多的患者减轻病痛!”
ICU主任王彤是此次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的队长,临行时,他感慨于每一位同行队友在临危受命共赴国难之时的无畏,他说,“我们面临的不仅是医学,而且是灾害医学,所以不仅需要热情,更需要科学的态度和专业的认知。”他要求每一位队友必须牢牢记住:“贯穿始终的卫生防疫是大家平安归来的前提;职责明确,恪守岗位,早期识别,分层救治;尽可能接受心理疏导和自我的心理调整,特别是失望和沮丧的时候,有条件时充分休息,让生理、心理保持良好状态。”身为一名医生,他和其他人一样义无反顾、驰援武汉;身为一名队长,他肩负着把所有队友平安带回来的任务!
“爬升速度将我推向椅背,模糊的城市,慢慢地飞出我的视线。远离地面,快接近三万英尺的距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与兄弟单位医疗队共同搭乘包机前往武汉。“到达武汉上空时,紧张的气氛充斥了整个机舱,大家鸦雀无声。”医疗队支援的医院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是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首例病例报告单位,同时也是此次疫情的定点救治单位。抵达驻地后,医疗队全员参加了医院统一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医疗感染防控”培训,随时准备投入到抗击病毒的战斗中去。此情此景让綦文婧想起了“非典”时期的经历,“那年我穿着防护服、戴上口罩和眼罩.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4个小时下来全身挥汗如雨,为了减少上厕所的频次,减少进食不敢喝水。”她表示“如今武汉人民危难在即,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面对疫情,加上之前有参加战疫的经验,我必须要冲到第一位!”
此次驰援武汉医疗队的护士长王兆嘉任务艰巨,她要把每位护士姊妹平安地带回北京,带回到她们的家人身边。她说:“我们的护理团队每个人都是优中之优,不仅能保证全员安全,而且绝对圆满完成任务!”
护士高霞、王雪送、张鹏芝在驰援武汉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内涵,坚定了白衣天使的信念,毅然写下入党申请书。“在这次大疫中,我有必胜的信念,通过自身不断努力,才能战胜疫情。”她们的举动深深鼓舞了奔赴前线的医疗队战友们!
经开区院区护士孙艳荣说“我既是一名中共党员又是护理负责人,我真的非常感谢所有理解支持我的人。与疫情去抗战,与时间去赛跑,援助武汉,温暖武汉。疫情防控、病患医治主要是靠我们医护工作者,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平安归来。”不仅如此,王兆嘉等医疗队中的每一位队员都纷纷表态,“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在武汉需要我们的时候一定挺身而出!”“用我们的微薄之力去救人于水火,让这座城市再恢复活力!”“我们一定会不辱使命,服从安排!”
昨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王雪送的生日,是綦文婧、王淑霞、崔杰孩子的生日,但是,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他们踏上了征程!
医疗队经过昨天下午和今天的反复“防控”培训、练习,做好了充足的生理、心理准备,进入战斗状态,即刻开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战斗!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党委书记李晨辉、院长刘金民等院领导班子反复叮嘱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做好防护,沉着冷静,医院各部门、科室将积极做好后勤保障,全力支持医疗队开展工作。东方医院是他们坚强的后盾!
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闫妍 王彤 王兆嘉 綦文婧 孙艳荣 王淑霞 华海琴 董尚娟 张鹏芝等
图/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董尚娟 华海琴
审核:李晨辉、郭蓉娟、曹建春、沈潜、谢玉晗、闫剑坤
上一篇: 驰援手记(三)——护理篇 护士日记 向险而行 我们的责任
下一篇: 危难时刻显本色 唯愿平安逆行者